印度登月再玩花样,推进模块从环月轨道返回地球
印度航天局在8月成功完成了月球软着陆,近期,印度航天局又完成了一次独特的试验,月船三号的推进模块从环月轨道转移进入地球轨道。
月船3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演示月球在南极圈附近的软着陆,并利用维克拉姆着陆器和 Pragyaan月球车上的仪器进行实验。
月船3号于2023年7月14日从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8月23日,维克拉姆着陆器在月球上进行了成功的软着陆,成为第四个软着陆月球的国家;随后 Pragyan月球车部署。着陆器和月球车上的科学仪器按照规定的飞行任务寿命连续运行一个月球日。月船3号的任务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推进模块的主要使命是将着陆器模块从地球转移轨道GTO运送到最后的月球极地环形轨道,并将着陆器分离。在分离后,推进模块的可居住行星地球光谱偏振仪SHAPE开始工作。最初的计划是SHAPE在推进模块的任务期间运行大约三个月。
LVM3运载火箭的精确轨道注入和最优的地球/月球轨道机动,使推进模块在月球轨道运行一个多月后,还剩余超过100公斤的燃料。
中国的嫦娥二号在任务结束后曾经利用剩余的燃料访问了地月的L2点和深空的小行星,印度或多或少借鉴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开始“搞事情”。印度航天局决定利用推进模块中的燃料为未来的月球任务获取更多的信息,并演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任务操作策略。
为了继续使用用于地球观测的 SHAPE 载荷,印度航天局决定将推进模块重新转移到合适的地球轨道。这个任务设计的主要考虑包括:避免碰撞,如防止推进模块撞击月球表面,或进入地球的GEO轨道带及以下的轨道。考虑到估计的可用燃料和GEO轨道航天器的安全性,设计了2023年10月的最佳地球返回轨道。
①首次轨道机动于2023年10月9日进行,将环月远地点轨道高度从150公里提高到5112公里,轨道周期从2.1小时提高到7.2小时。
②后来考虑到可用推进剂质量,第二次机动的目标调整为18万x3.8万公里的地球轨道。该机动于2023年10月13日进行。
③在施加第二次脉冲后,推进模块在11月10日离开月球引力场范围(SOI) 之前进行了四次月球飞越。
④目前,推进模块正在绕地球轨道运行,并于11月22日以15.4万公里的高度通过第一个近地点。轨道周期近13天,倾角27度。
近地点和远地点高度不断变化,预测的最低近地点高度是11.5万公里。因此,根据目前的轨道预测,不存在与任何运行中的地球轨道卫星近距离接触的威胁。
按照计划,只要地球在其视野范围内,SHAPE载荷就开始运行。此外,在2023年10月28日的日食期间,SHAPE载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操作。SHAPE载荷操作将进一步继续。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