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工业智造,一年节省400多万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依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覆盖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整个制造过程,且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能力。
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质检对智能制造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依赖人工目视检查的质检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误检漏检率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对高效、精准、柔性化质检的需求。
5月25日,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论坛上,华为与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数字经济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产出关系研究报告——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报告》以汽车、煤炭、家电三个重点行业为例,对数字化转型高价值场景进行了投入产出测算和分析,为其他行业提供参考。
其中,在家电行业的质检场景下,探讨AI大模型如何为制造业质检智能化升级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传统质检模式主要依赖人工目视检查,随着制造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对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质检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一是效率低下,人工检测依赖工人的经验和专注力,大批量检测情况下漏检、误检等情况时有发生,尤其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线的节拍需求,严重制约了产能提升。特别是一些需要进行精密检测的行业,人工质检的缺陷更为突出。
二是成本高昂,人工质检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产品生产节拍较高时需要大量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检测,且人员培训成本较高。同时,人工质检还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三是精度局限,人工检测依赖工人的经验和专注力,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大批量检测情况下检测精确度低,产品报废率高。特别是在一些对缺陷容忍度极低的行业,人工质检的精度局限性难以满足行业要求。
四是数据孤岛,传统质检缺乏有效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机制,难以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无法形成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闭环。质检数据缺乏有效整合和分析,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报告》以家电行业中洗衣机滚筒零部件检测这一具体场景举例,展示了AI大模型如何应用于洗衣机滚筒零部件的缺陷检测并取得的显著成效。
AI 质检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利用高清摄像头采集产品图像,并进行预处理,例如去噪、增强对比度等, 提高图像质量,为后续的缺陷识别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
2. 缺陷识别与分类:基于大模型训练的深度学习算法,对产品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缺陷类型。大模型可以学习复杂的缺陷特征,例如划痕、凹陷、色差、异物等,并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3.结果输出与反馈:将检测结果实时输出,并对缺陷产品进行标记和报警, 便于后续的维修处理。同时将数据反馈至生产系统,例如 MES 系统,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改进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
在AI质检系统的应用下,生产效率、生产质量都有所提升,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详细来看,AI 质检系统将单个零件检测时间从 50 秒缩短至 4 秒,质检速度提升 10 倍以上。缺陷检出率从 90% 提升至 98%,良品率提升 0.08%,有效降低了不良品流入市场的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大模型驱动的 AI 质检,有效提高了质检效率,降低了产品缺陷率,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AI 质检系统积累的质检数据,可以为优化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制造业向精益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不仅是家电领域,AI大模型还能驱动其他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潜力,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AI质检可以应用于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外观缺陷检测,以及焊接、装配等工艺质量检测,提升汽车制造的精度和效率。在电子制造领域,AI质检可以应用于 PCB 板、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缺陷检测,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为制造业质检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为企业带来实际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价值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会拥抱大模型技术,进而推动智能制造的进程。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