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微纳与医学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机器人
2025-01-07 15:03
12月26日,中国机器人网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顶尖专家、企业高管、行业精英等500余人齐聚上海,热聊机器人时代。在上午的专家报告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围绕“微纳与医学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报告。
12月26日,中国机器人网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顶尖专家、企业高管、行业精英等500余人齐聚上海,热聊机器人时代。在上午的专家报告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围绕“微纳与医学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报告。
以下是本次报告实录,中国机器人网整理删改:
机器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尤其在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方面显得尤为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传感材料等已被多个国家列为颠覆性技术,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此背景下,微纳操作软体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它与我国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紧密相关。
微纳机器人的概念最早可以回溯到1959年,当时科学家们提出了直接操作分子或原子的想法。微纳机器人尺寸小,能够进入狭小空间,且其操作的物体也在微纳级。这种特点使得微纳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自1999年SEM微纳操作机器人出现以来,国内如南开大学、化工大学等也在细胞操控和基因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精准医疗方面,微纳机器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认识到操作,从大型手术机器人到细胞内部基因操控,微纳机器人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靶向药物与免疫医疗的发展,更是得益于微纳机器人的精准操控,这大大提高了用药效率和精准性,减少了手术风险。然而,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物屏障和药物释放效率等问题。
分享到: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