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网速近百兆『航天视窗』
国 内 航 天
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网速近百兆
近日,中山站成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实现了高速网络通信,网速飙升至近100兆相当于由以前的2G网速提速到4G。这一质的飞跃,为科考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南极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巧妙地借助了我国的的智慧天网卫星,将来自南极的信号传输至上海电信卫星地面站,再经由专线接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网络系统,从而构建了一个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广域网络。这一系统不仅具备上网功能,还能实现语音通话、传真发送以及数据的实时传输,极大地提升了南极科考的通信效率与数据处理能力。
高速的网络通信使得科考队员能够实时传输大量数据,进行高清视频会议,远程操作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队员们也能更方便地与国内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共享与应用。
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极地通信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极中山站的通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我国极地科考事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南极科考将更加高效、便捷,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让无线通信更可靠更高效|“航天星闪”无线通信模组搭载飞行试验获得成功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万源科技研制的“航天星闪”无线通信模组搭载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试验验证了“航天星闪”在航天领域的安全可靠性和可实施性,标志着创新研发的星闪无线通信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落地取得了重大突破。
“航天星闪”无线通信模组由万源科技研发团队持续突破技术壁垒、不断进行优化创新,最终研发而成。该产品可满足航天领域全场景应用需求,为火箭等系统的单机实现无缆化组网、提升运载能力奠定技术基础。
作为中国原生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航天星闪”为智能终端赋予新的连接方式。“航天星闪”对标传统的蓝牙、WiFi、UWB(超宽带),由国内企业主导标准制定和产业化推进,做到自主研发、协议可控。
与传统短距传输技术方案相比,产品填补了国内航天领域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结合航天应用场景需求,进一步增大了通信距离和可靠性,具有低时延、高吞吐、抗干扰等特性,在功耗、速度、覆盖范围、传输可靠性等方面全面领先。
其中,“低时延”特性让信息传输体验尽在“微秒之间”。航天星闪产品的传输时延是传统无线技术的1/30,同等时间能够提供30倍的交互信息,传输时延由毫秒级优化至微秒级。
“高吞吐”特性让传输效率“事半功倍”。通过航天星闪产品,设备间信息传输最高速率是传统无线技术的数倍,能耗只有之前的60%,传输效率提高,质量大幅提升。
“抗干扰”特性能帮助有用信号“突出重围”。在航天星闪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万源科技首次将“Polar码(极化码)”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短距通信,让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相比传统无线技术实现极大提升。
作为一院网络信息装备技术中心,万源科技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致力于网络信息领域根技术开发,让航天领域无线通信更可靠、更高效。后续,该公司还将继续梳理需求,聚焦提升产品核心功能不断创新,让星闪技术落地在更多航天场景,不断推动航天领域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航天信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铭牌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论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航天精神,培养新时代航天优秀文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启动“航天信物”专题短视频系列宣传活动,邀请一线单位推荐或者讲述本单位最有代表性的航天物件的故事,让航天信物“发声”,让历史档案“说话”。
这块红彤彤的铭牌来自东方红一号卫星。1969年,孙家栋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东方红一号”研制工作,申请提出在卫星本体镶嵌铭牌,来替代仪器设备上众多像章,以节省卫星重量。周恩来总理仔细审视后,表示同意。该铭牌是1969年生产的第五枚产品,底部刻有6Z905字样。
国 际 航 天
哈勃望远镜看到“恒星火山”以惊人的颜色爆发
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两颗附近恒星的复杂肖像,这两颗恒星已经密切接触了几个世纪,再次揭示了一对恒星复杂而不稳定的关系。
在新图像中看到的引人注目的沙漏形星云是由其两个不同居住者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紧凑的、基本不变的白矮星及其伴星,一个老化的红巨星,在387个地球日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膨胀到我们太阳的400多倍,变暗变亮。
这个被称为R Aquarii的恒星系统位于水瓶座,距离地球约710光年。它属于变星的共生类,这一分类借用了生物学术语“共生”,指的是两个不同物种的生物体彼此靠近共存。
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深空星云照片,橙色气体云中心有一颗明亮的白色恒星。
哈勃团队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事实上,白矮星在其44年的轨道上靠近红巨星,将物质汇集到其表面,偶尔会像“巨大的氢弹”一样爆炸。
匈牙利航天:4iG寻求垂直整合能力匈牙利最大的通信提供商之一正致力于将该国转变为欧洲主要的太空参与者。
4iG是一家地面电信和IT专家,去年赚了近17亿美元,在匈牙利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后,该公司正寻求建立一家垂直整合的航天公司。
4iG最近成立的太空和国防技术部门代理首席执行官István Sárhegyi表示:“我们希望开发、设计、制造和测试我们自己的卫星。”
“我们不想拥有自己的火箭和发射设施,但我们希望与我们的地面站一起运行卫星,并拥有下游部分,特别是关注来自地球静止轨道(GEO)的地理数据”。4iG在东南欧拥有8000多名员工,其中近200人正在努力扩大公司的太空业务。
Sárhegyi表示,该公司有足够的财力继续发展其团队和能力,成为欧洲领先的航天公司。他说:“我们不仅仅是在幻想和梦想。”
(来源:航天动态 微信公众号)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