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MQ-9”系列无人机
“MQ-9“系列无人机包括MQ-9”死神、MQ-9A和MQ-9B“守卫者”,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一型中空航时多用途无人作战飞机,2001年首飞成功,2007年入役美国空军,属于MQ-1“捕食者”无人机的放大升级版。该系列无人机性能先进,研究分析其情况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本情况
2007年9月首次投入实战以来,已有超过230架MQ-9系列无人机在美国及其盟国服役。为不断满足作战使用需求,在无人机平台航时、任务载荷类型以及无人机适航标准需求牵引下,MQ-9无人机系统不断升级改造。
(一)机载平台
随着美国在全球各类军事和反恐行动的不断升级,美国空军对MQ-9无人机续航能力需求不断提升。通用原子公司区分三个阶段,通过外挂副油箱、研发增程机翼以及设计机体载荷的方式,不断提升MQ-9无人机续航能力。
第一阶段,采用可现场改装的增程设备套组,增装两个外挂副油箱,实现同时挂载副油箱和各类空地武器,还配备了酒精/水喷射系统(AWI),显著缩短起飞滑跑距离,提高燃油使用效率,提升高海拔地区作业能力,最长续航时间由原有MQ-9无人机的27h增至33-35h。
第二阶段,在MQ-9无人机平台的基础上安装了全新设计的加长型机翼,使其翼展由20m增至24m,并增加翼梢小翼以进一步减小诱导阻力。该平台具备更短起降距离,并结合机翼扰流板,提升精确着陆能力。加长的机翼同时内置了更大容量的机翼油箱和长短波射频天线等机载设备。使得该平台最长续航时间由MQ-9Block5无人机的27h提升至40h以上。
第三阶段,通用原子公司对照一系列国际适航认证标准与潜在欧洲客户共同完成了适航认证型MQ-9无人机关键设计(CDR),完成适航认证的MQ-9B无人机,最长续航时间超过40h,并可在非限制性空域飞行,平台通过搭配不同类型任务载荷,实现不同系统功能。如图3所示。
(二)任务载荷
MQ-9B无人机采用标准化接口和模块化设计,携带多种先进载荷,用于对地面和海洋目标的探测、跟踪与识别,并具备空中目标自主感知与规避能力,以满足适航认证要求。
感知模块。装备了多光谱目标瞄准系统、猞猁多模式雷达、机载探测与防撞系统以及海洋监视雷达等多类型感知擦测系统。其中,多光谱目标瞄准系统集成可见光成像、红外热成像、激光测距、激光照射等多型传感器,具备目标自动跟踪与指示、目标照射与武器引导、多波段图像融合显示等功能,具备良好的远程目标发现和识别能力,可提供高分辨率目标图像和全动态视频,能够为激光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和照射。猞猁多模式雷达是一种小型机载空地探测雷达,可提供穿透云雨、烟雾、沙尘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全天候监视能力,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分辨率高、应用模式多等特点。机载探测与防撞系统实现无人机对空中合作和非合作目标的自主探测与规避,赋予无人机飞行员与有人机飞行员类似的空中态势感知能力。海洋监视雷达广泛部署于各类小型海上巡逻平台,显著增强MQ-9B无人机的海洋态势感知能力。
武器外挂。MQ-9B无人机除了能够挂载GBU-12激光制导炸弹和AGM-114空地导弹,还可配备GBU-38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该型炸弹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可保证无人机在投放后迅速脱离交战空域,并适用于恶劣天气状况,提升了无人机的战场生存和作战能力。
(三)地面控制站与情报处理系统
MQ-9B无人机系统除了先进的机载任务载荷,还配备了改进型地面控制站和相应的情报数据处理系统。系统采用满足适航认证要求和减少操作人员需求的先进座舱地面控制站(ACGCS)。该站仅需1名飞行员,通过270°宽视角显示屏和高分辨率图像显示,为飞行员提供充分的空中态势感知能力。爪-3情报处理分析软件是一种光电/红外载荷、雷达载荷、激光测距与照射载荷等不同类型情报数据集成处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飞行任务规划、光电/雷达图像综合显示、三维地图与多任务情报图像叠加分析、全动态视频与无人机探测范围协同显示、动目标协同分析与定位、情报产品制备、情报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实现多传感器情报数据的融合分析与情报生成。
作战局限
近年来MQ-9无人机在各局部战场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2020年美军利用MQ-9无人机对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进行了精准狙杀活动,展现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但从装备性能和任务载荷,遂行任务的外在条件分析来看,该系无人机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智能化水平还不够高。无人机绝大多数作战样式都在有人控制的情况下完成无人机OODA各环节。因此,“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无人机的行动样式和特点,也制约了无人机的无人化水平。
自身防护能力有限。隐身性能较弱,飞行速度偏慢,飞行高度偏低,特别是在发射导弹时通常需要降低高度以兼顾导弹的射程,使其暴露在大部分地面防空武器的射程之内,在中东地区因自身事故或被敌方击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MQ-9系列无人机参与的现代战争中大部分为低强度、非对称战争,对方的防空能力较弱,探测预警手段单一。
对测控及导航链路依赖程度高。测控链路是无人机的生命链和作战效能发挥的保障链,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高度依赖无线通信链路与地面站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图像回传,指令下发等功能,目前无人机的定位导航方式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视觉导航等,MQ-9无人机使用卫星导航+其他导航组合导航的方式。
人员培训、维修保障压力较大。每架MQ-9无人机需配备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传感器操作手,且对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随着MQ-9系列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人才队伍不足、作战经验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同时无人机的作战需要坚实的维修保障团队,而现行的零配件不足、维修工具不匹配、经验不足也是影响其作战效能的重要方面。
启示
反无人机作战可将作战流程分为预警、识别、应对三部分,在应对效果上大致分为探测、干扰、毁伤三个层次。根据无人机作战样式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探测和反制措施。如利用无人机作战样式的隐身性能弱、高度依赖通信链路的特点分别采用雷达、无线电侦测及红外传感器对其进行预警探测;利用无人机作战的智能化水平不够高、高度依赖通信链路和卫星导航的特点分别采用遥控指令欺骗、无线电干扰与导航诱骗对其进行软杀伤;针对大型无人机根据探测识别系统提供的精准目指信息,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利用防空武器对其进行硬杀伤。
综合运用多种探测技术,提高跟踪预警能力。单一探测技术存在探测率低、容易被欺骗等缺点。在实际运用中,通常综合使用多种探测技术,以获取更加有效、分层的探测能力,如使用电子传感器探测并发现疑似无人机目标,再以光学传感器锁定并跟踪,后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侦获的无人机数据与系统数据库中的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实现目标型号锁定、威胁程度分析等功能。
采用干扰诱骗的方式,接管敌无人机。通过对无人机遥控数据链路大功率信号压制和模拟无人机遥控信号进行指令欺骗,阻断无人机的遥控数据链路,欺骗信号侵入无人机遥控指挥中枢进而控制无人机,干扰无人机战场活动,引导己方火力打击系统实施攻击。
采用硬杀伤武器,摧毁无人机。运用导弹、高炮、激光、榴霰弹、物理/生物捕捉等手段摧毁或捕捉无人机。对大型或中型无人机使用防空导弹或反导武器实施硬杀伤。运用非动能干扰系统,破坏无人机与操控人员之间的控制与通信链路或GPS信号,使其失去作战能力。运用微波武器技术,对目标无人机定向发射大功率烦扰射频信号,切断无人机与操控者之间的通讯链路。运用高功率微波武器在数毫秒内烧毁无人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构建反无人机系统指控核心和标准。未来无人作战不会是单打独斗,一定是大型、中小型和微型同时应用的体系作战模式。没有单一的武器系统能够完全对抗这种攻击体系、单层武器防御不能适应多种作战场景和提供足够的杀伤概率,因此需要研发各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武器,并在统一的指控系统协调下完成体系化拦截。以战场指控系统为核心,构建一体化防空体系,使所有的武器实现与指控系统互联,逐步强化多兵种协同,多手段融合理念,运用“电子侦察干扰+火力拦截+烟幕掩护”的新战法。
软硬结合,构建五位一体的军用无人机拦截体系。面对无人机成本不断降低的新特点,电磁干扰不可靠、防空枪炮精度不高、防空导弹弹药容量有限及较差的成本交换比等不利方面。一是要加大激光和微波类新概念武器的研制进展,激光和高功率必然成为未来反无人机的常规手段;二是作为保底手段的最可靠措施,防空导弹依旧是各国发展的重点,但降低防空导弹成本迫在眉睫,美国陆军已要求承包商限价研制及交付其主导的防空体系中的防空弹药;三是要构建软硬结合、空地一体的反击体系,形成以早期预警、电磁金钟罩、防空硬杀伤、地面定向能和空中攻击无人机组成的“五位一体”反击敌无人机拦截体系。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