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航天:奋勇争先 力求突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展望2025年世界航天,众多新型火箭蓄势待发,载人航天即将迈入商业空间站和月球轨道空间站建设的新阶段,深空探测事业有望再攀高峰。各国航天工作者将努力迎接每一个挑战,把握每一个机遇,深切感受梦想的力量。
2025年,商业化大潮将持续在运载火箭领域掀起波澜,预计更多商业航天新势力会争相进入大众视野,共同推动运载火箭向着可回收复用、降本增效的目标前进。
其中,美国SpaceX公司的“星舰”经过6次试验飞行后,已成功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迭代进步。2025年1月中旬,“星舰”计划进行第七次试飞,也是第二代“星舰”第二级首飞,其改进措施将迎来检验。
SpaceX公司雄心勃勃地宣布,2025年“星舰”将飞行25次,有望在6个月内回收第二级。其他目标包括:实现“星舰”首次入轨、部署载荷,验证两枚“星舰”第二级在轨对接并大规模转移推进剂,建设完成第二座“星舰”发射台并投入高密度发射等。
美国一些应用了新技术、新理念的商业运载火箭也将在2025年挑战首飞。例如,火箭实验室公司正在加紧研发中子号可回收复用火箭,其近地轨道运力8吨,有望成为迄今最大的复合材料火箭。为此,火箭实验室公司使用了重达90吨的特殊3D打印机,称为“自动纤维铺设机”,使铺设碳纤维耗时从数周缩短至仅需1天,快速生产火箭所有大型部件,包括28米长的级间段和整流罩、直径7米的火箭第一级贮箱、直径5米的火箭第二级贮箱等,还能迅速筛查出微小缺陷。
此外,诺·格公司的心宿二330火箭、阿斯特拉空间公司设计运力600公斤的4.0版火箭、Aevum公司的巨型无人机空射两级火箭等均有望在2025年首飞。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首型国产火箭计划在2025年首飞,这就是吉尔摩太空技术公司的厄里斯三级小型火箭。一旦成功,它将成为全球首款应用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入轨火箭。
我国商业运载火箭研发、试验、应用过程也在快速推进。在“国家队”方面,2025年初,长征八号甲中型液体火箭将在海南首次腾空而起。该型火箭设计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7吨级,适配4.2米、5.2米两种直径整流罩,将凭借低成本、高可靠性、快速发射等优势,跻身我国中低轨运载火箭主力行列。此外,航天科技集团针对商业航天市场需求,研制了直径4米级可回收复用火箭,有望于2025年首飞。
在民营商业火箭方面,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等多型火箭瞄准在2025年首飞,后续将挑战第一级回收复用。其中,朱雀三号火箭有可能成为我国首款采用不锈钢箭体材料的轨道级火箭。
2025年,全球载人航天事业将稳步发展。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会维持常态化运营,俄罗斯航天员计划将单次任务时间延长至7~9个月,多样化太空实验将为人类更长时间驻留太空、改善太空生活质量贡献力量。印度即将开展加甘扬飞船首次无人试飞,为实现印度航天员飞天、建设印度空间站作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载人航天将在这一年里增添更浓厚的私营商业色彩。
在近地轨道方面,美国瓦斯特航天公司的避风港1号单舱空间站准备发射,竞争“首个商业空间站”的荣誉,设计为太空游客提供长达30天的难忘之旅。以此为基础,该公司正在设计、筹建避风港2号多舱空间站,希望赢得2026年美国宇航局新一轮资助。
美国宇航局和内华达山脉公司合作开发的追梦者航天飞机有望于2025年5月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借助垂直起飞、水平着陆模式,显著拓展天地任务窗口,提供更强大的应急返回能力。得益于更大的升阻比,预计“追梦者”的再入过载明显降低,改进型有利于航天员更安全地返回地球。
公理太空公司与SpaceX公司合作推进为期两周的公理-4商业载人航天任务,使用载人龙飞船将4人送往国际空间站,包括首位印度访客。SpaceX公司还将实施“前进-2”项目,帮助4名太空游客完成首次飞越极地的载人轨道任务。预计3~5天内,太空游客将透过载人龙飞船改装的穹顶,在425~450公里高度轨道上领略极地风光,完成一些太空实验。
我国新型飞船有望“大展身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船计划于2025年9月飞天,具备27立方米空间和超过1.8吨上行货物能力。紫薇科技的B300系列货运飞船计划执行3次留轨版和1次返回版任务。其中,留轨版飞船设计在轨运行1年以上,智能货仓管理系统和柔性载货空间支持飞船具有300公斤载货能力。
在地月空间方面,尽管一系列问题导致美国“阿尔忒弥斯-2”载人绕月任务从原计划的2025年9月被推迟到2026年4月发射,但2025年“阿尔忒弥斯计划”或许会迎来另一项多国参与的大工程——名为“门户”的月球轨道空间站初期部署。猎鹰重型火箭将发射动力与推进模块、居住与后勤前哨模块,为2028年“门户”完全建成、支持更频繁的载人登月任务打下基础。
2025年,国际各方计划开展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亮点颇多。除了探索大潮持续涌动的新一轮月球任务外,火星、小行星、太阳等均会迎来人类的“新使者”。
1月中旬,日本ispace公司的第二个月球着陆器坚毅号、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首个月面着陆器蓝色幽灵号将搭乘同一枚猎鹰9火箭前往月球。根据任务规划,“蓝色幽灵号”将在地球轨道分离,经过25天地月转移轨道飞行后,进入月球轨道运行半个月左右,择机落月。而在“蓝色幽灵号”分离后,火箭第二级会再次点火,将“坚毅号”送入低能量转移轨道,其落月时间预计在发射四五个月后。
2月,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开拓者轨道器和直觉机器公司的新星-C型雅典娜号着陆器有望结伴飞往月球。“月球开拓者”将在绕月过程中绘制水冰资源分布状态图,而“雅典娜号”计划开展月球极地水冰资源勘测、开采试验。
美国航天机器人公司吸取了2024年初部署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失败的教训,2025年将尝试部署更大更重的狮鹫号月球着陆器,前往月球南极诺毕尔环形山。只不过,该着陆器原计划搭载美国宇航局的毒蛇号月球车,但该月球车意外下马,着陆器需要更换载荷。
由于新格伦大型火箭首飞推迟,美国逃逸和等离子体加速动力学探测器暂定于2025年春季发射。美国宇航局形容其为“第一次前往红色星球的多航天器轨道科学任务”。由火箭实验室公司制造的两颗分别名为“蓝色”和“金色”的火星轨道小卫星,将用于观察太阳风和火星大气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火星磁层和高层大气中的微观粒子变化。
2025年,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将迎来“重头戏”——“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将前往4000万公里外的2016HO3近地小行星,开展伴飞探测、采样,并将样本送回地球。未来,该探测器还将执行更遥远的彗星探测任务。
欧空局赫拉探测器预计会在2025年3月掠过火星,重点观测火卫二,并借力继续前往双小行星,细致观测之前美国探测器撞击小行星的效果。
随着太阳活动进入高潮期,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25年9月发射星际测绘和加速探测器。它将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1点,研究日光层,即太阳风形成的“磁泡”,分析太阳风与太阳系外粒子的相互作用。
放眼更遥远的宇宙,2025年人类有望拥有更精细的“天眼”。美国宇航局准备发射“宇宙历史、再电离时代和冰探测器分光光度计”。这台空间望远镜将首次以102种颜色绘制全天红外图,帮助人类解答从宇宙诞生到行星的水和生命起源等诸多深奥问题。
展望新的一年,世界航天孕育着突破和革新,注定更加精彩。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